下载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丨张义鹏这一天,琐碎,忙碌,踏实……

地方头条   来源:彩练新闻

2019-05-01 10:49:39

字体大小:

在长白山池南区漫江村有这样一位“外来人”,他热心为民,情系百姓,将村民的事儿当成自家的事儿,将脱贫攻坚放在心坎上,他的脚印遍布村中的每一个角落。他就是漫江村驻村第一书记张义鹏。4月29日,吉林日报蹲点记者在漫江村,用镜头记录下他一天的工作足迹。


早晨八点,张义鹏准时来到村委会,第一站就是走进村委会综合办公室,与村长姜峰沟通一天的工作安排。随后,张义鹏来到驻村工作队办公室,打开了前一天晚上整理好的工作日志,重温今天的工作计划,开始了一天忙碌而充实的工作。

漫江村成立于1983年,2013年从抚松县漫江镇划归池南区,辖区居民属于城中村,目前脱贫户的数量在管委会整个的贫困人口占比较大,多是因病致贫,且60岁以上留守老人,在108名的贫困人口中超过了三分之二。


村里的大部分住户都住在回迁区,原平房区还有12户没有迁到新区,虽然房屋安全,可是一天没迁出,就让张义鹏惦记着。上午8:30,张义鹏和工作队员商量后,决定还是先去平房区,从村委会到平房区不是很远,从江堤过去也就2公里多。走过一段田间小路,他们来到了漫江村脱贫户赵凤森的家中。老人正在院子里侍弄园子,见到张义鹏一行到来,赵老汉放下手里的活高兴地迎了上去。

赵凤森老人是一名老党员,三年前患有尿毒症的老伴去世,但因治病欠下的债务,导致赵老汉的家变成了贫困户。


这是一栋连着的三间平房,老人有三个儿子,平时也都是各忙各的,年节回来留下一些生活费,老人平时就是自己过,每年都上山采山菜、蘑菇,用他的话说,孩子们也都不容易,自己过得挺好。

去年秋天,张义鹏入户走访时,看到赵老汉家满院子的蘑菇,当即决定买下老人全部的蘑菇,省去了他出去卖蘑菇的麻烦。当得知记者的来意时,赵老汉感激地说:“张书记经常来看我,每次来都帮我干活儿,去年还帮我把蘑菇卖了。我也是一名老党员,咱共产党能有这样的干部,我都感到非常骄傲。”临别时,老人拉着张书记的手,叮嘱说着不用担心我,但他的手久久握着张书记的手不放……

走出平房区后,张义鹏与驻村工作队员一起去徐笃立家中探望。徐笃立直肠癌手术后,基本失去了劳动能力,心脏病、糖尿病、前列腺炎等慢性病缠身,老伴支气管哮喘,天气凉点呼吸就困难。记者跟随张义鹏一行走进徐笃立家,朴实的老人哽咽地指着正在打扫卫生的张义鹏一行人对记者说:“以前我老伴哮喘可严重了,走两步就喘得厉害。前阵子张书记用自己的钱给她买了药,目前老伴的病已经好很多了。现在我们两口子吃喝不愁了,没啥难处了!就是感觉太麻烦张书记了,因为我不识字儿,张书记每次来都给我一句一句地读党的农村政策,讲得可细了,我真是太感谢他们了!”情到深处,老人有些抑制不住眼中的泪水……


村民服务中心是去村里的必经之路,每次走到这儿张义鹏都会去看看,设施有没有损坏,有没有影响开业的事。这个总投资1100万的村民服务中心项目总占地面积1196.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84.09平方米,服务中心主体结构为3层,一层设有门市房、村民服务中心办公区;二层设有多功能餐厅、厨房;三层设有客房,可提供住宿。2018年11月,漫江村村民服务中心项目已建设完成,2018年12月中心一楼门市已对外租出两家,年收益7万元;目前,正在洽谈漫江村村民服务中心二楼、三楼的经营事宜。张义鹏时刻惦记着:“就盼着快点投入运营,早日有收益,这样就能解决村民的部分就业,也能把收益反哺给老百姓。”

五一即将到来,各地都在组织庆祝劳动节的相关活动,漫江村也不例外。下午13:00,张义鹏便同村书记宋翔涛和村长姜峰一起组织大家,带着铁锹、水桶,沿着通向村落的路边,铲开尚有些僵硬的土壤,将树苗栽在土中,再从河边取水浇灌了上去。他们在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改变着村民的生活环境。

在池南区漫江村西南侧的密林中,有一片中药材种植基地。那是去年,村里用集体资金投资建设的。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车程,张义鹏同村领导们一起来到这里查看。连日来,基地培养的灵芝有很明显的生长迹象了。密林深处,一片粗壮的木墩整齐的分布在林中的空地上,木墩埋置着灵芝菌种,将来这里的灵芝,无论是外观还是价值都与野生的木灵芝基本相同,未来取得的收益会全部反哺到每一户村民,从而壮大村集体经济。张义鹏他们认真地查看了每个树墩上菌种的状况以及基地周边的环境,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欣慰的笑容。

随后,张义鹏他们便返回了村里。在村边的拆迁地旁,张义鹏下了车,他要步行走一走,看看平房区的拆迁情况。“张书记,您做驻村书记,为百姓做了这么多的事,牵扯了您很多精力吧?家人都支持么?”面对记者的提问,张义鹏直率地说:“其实我来这里只是做点小事,帮百姓们跑跑腿儿,沟通处理一下贫困户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帮他们办一些农合之类的业务。村里的老人嘛,多是行动不便的,看到他们就能想起我77岁的父亲。遗憾的是我在外工作这么多年,一直照顾不到家,挺亏欠家里,好在家人都特别支持。算起来,从2007年到管委会工作,那时候我的儿子6岁,有时我回家他都有不熟悉的感觉。现在好了,儿子都18岁了,185厘米的大个子,比我都高!他总跟我说,‘爸爸我理解您作为驻村书记的不容易,等忙完了再回来。’算一算这12年加到一起,陪他们的时间可能还不到两年……”张义鹏没有继续说下去,他看着河对岸的山坡,尽管脸上的笑容依旧,眼眶却渐渐湿润,迷离的眼神仿佛能穿越森林,看到家人亲切的面庞。

回到办公室,记者见缝插针与张义鹏同一个办公室的驻村工作队员吴秋香聊了起来。吴秋香坦言:“张书记是2018年9月份来这里工作的,他总是教导我们说,‘咱们家里都有老人,应该常去看看贫困户,要把他们当做自己的亲人。’他是一个特别热心和细心的人,始终惦记着那些病重的贫困老人。每次下户前他都会提前了解对方的近况,以便下户时准确的解决实际问题。像今天咱们去的贫困户徐笃立、郑现平家,张书记经常去这些老人处家访,为他们宣读党的政策,不管是阴天、雨雪天,还是法定假日,张书记都坚持下户。对我们来说,他既像一个大哥哥,引导、鼓励着我们,又是我们的榜样带领我们驻村工作队做好扶贫工作。他就是这样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能真正为老百姓做实事儿的人!”


17:00,张义鹏回到驻村工作队办公室,吴秋香刚好整理完最近一周的工作情况。张义鹏认真听着她的汇报,并在本子上记录下来。汇报结束,两人又商议了星期一的工作计划和村民代表大会发言内容,结束了这一天的工作。


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吃过晚餐的张义鹏,心里依旧惦记着那些村中的留守老人。于是,他又走在了去往贫困户家中的路上,落日的余晖将他的身影拖得很长很长……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金祥 王瑞   责编:冯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爆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爆料可关注微信:jlrbg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