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新鲜出土的人参吗?你知道人参有哪些种类吗?
8月22日“中央媒体走基层看气象——寻访最美气象台站”主题采访活动报道组走进吉林省抚松县万良镇,探寻人参小镇的致富之路。
吉林省抚松县万良镇人参市场 图/邢建民
正所谓“世界人参看中国,中国人参看吉林”。吉林是中国人参的核心产区,有着1500多年的野山参采挖史和450多年的人参人工栽培史。抚松县万良镇是全球最大的人参交易集散地,这里也被称为“中国人参之乡” 。
走进“人参小镇”吉林抚松县万良镇 图/邢建民
走进市场,映入眼前的是一棵棵各种不同年份、不同品种、不同功效的人参,在这里我们认识了不同的人参“家族”,比如野山参、林下参、园参等,可别小看了一棵棵小小的林下参,有的可是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洗礼才能长成。
万良镇人参市场里的人参 图/邢建民
小人参带动大产业
“人参是我们当地的重点产业,近几年万良镇人参平均交易量每年达3.5万吨左右,交易金额在70亿元左右。全镇7000余户,大概90%左右从事和人参相关行业。” 万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姜俊宇告诉记者,每年8月中旬至10月中旬是当地人参交易的黄金期,一天的交易量最高能达到300万斤。姜俊宇笑着说:“小小的人参给种植户们带来致富的希望,大家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所以镇上人口流失率很低。”
报道组在万良人参市场采访万良镇副镇长姜俊宇 图/邢建民
事实上,人参的生长环境与天气密切相关。抚松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四季分明,拥有大面积原始森林,适宜的温度、清新的空气、肥沃的土地、广袤的森林为人参生长提供了无可比拟的环境。
然而,人参从种植到采收的5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常常遭受各种气象灾害侵袭,对气象服务需求很大。
报道组向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袁福香了解人参气象服务开展情况 图/邢建民
为人参产业发展贡献“气象智慧”
抚松县气象局局长李先强告诉记者,为更好地开展人参气象服务,省气象局科学研究所与白山市气象局、抚松县气象局联合开展人参气象研究,共同搭建起“政府+机关+科研单位+企业+参农”的人参种植端服务框架,并在省气象局支持下成立了省级“人参气象服务中心”。还构建了人参气象服务平台,为种植户提供精细化的气象预报预警服务。
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袁福香表示:“近几年,吉林省气象部门通过田间试验开展人参越冬气象服务指标的研究。分别针对不同防寒物、防寒时间、揭膜时间对人参安全越冬的影响展开深入研究,取得明显成效,气象科研成果的转化,为人参稳定产量、提高质量奠定了基础。”
抚松县气象局在吉林参王植保小山基地安装的光合作用监测设备 图/邢建民
吉林参王植保小山基地负责人宋明海表示:“种植人参,天气真是太重要了!温度和湿度都要适宜才能长得好,气象部门精细化的服务为我们提供很大的帮助。春季最担心出苗期遇到冻害,夏季担心高温天气引发日灼,气象部门提前的预报预警让我们可以提前做好防范,减少气象灾害引发的损失。”
宋明海接受记者采访 图/刘洋
“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深挖人参气象服务需求,融入地方产业发展大局,增强科技成果转化,增加气象有效供给,赋能当地乡村振兴。”李先强说。
考考你,红色的是啥?
报道组走进抚松人参气象实验观测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