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重大发现!走进长白山“疑是东北抗联遗址”,枪战痕迹,密营城堡…

地方头条   来源:彩练新闻

2019-06-21 21:29:25

字体大小: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今天是2019年6月20日,天气多云温度是零上17℃。吉林日报蹲点记者在距离长白山池南区25公里处的疑是抗联老黑河密营城堡发回报道。


自6月12日此地被池南区漫江村民兵连长陈文序和2名村民采山菜时发现,怀疑是抗联时期的密营并将其发到网上,立即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今天我们跟随着吉林省东北抗联史研究会、吉林大学和吉林省长白山文化研究会的专家等一行26人,走进这座密营城堡,用镜头去记录这座密营城堡的所见所闻。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口6米深的水井,水井四周用石头砌成,井旁在水泥浇筑的井圈里长出一棵挺拔的松树,大家纷纷拿出手机和摄像装备,一边听民兵连长陈文序介绍,一边把这一发现收进镜头。


老黑山海拔950米,地势从东南向西北梯次升高,专家现场勘测发现,老黑河密营充分利用地势地利,在山顶最平坦处建有南北160米长,东西面140米宽的土围子,土石混筑,南北墙各有一门。外围有地窨子式、碉堡式、居战一体式防御工事上百处。占地约10余万平方米,工程量浩大。

在城墙上发现大量的铁丝网与星罗棋布的掩体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尤其在一防御掩体上,发现有一铁丝神奇地从一棵40公分的老榆树中间穿过,为此将树下连接的铁丝网无形升高了1.2米。而就在这棵老树下的腐植土中,随行的池西区武装部人员意外发现一个锈迹斑斑的步枪弹夹,弹夹上有4发完整的子弹,弹头上的铜锈清晰可见,正当大家对此兴奋地议论时。突然有人在不远处兴奋地喊道“快来看,这树上有枪眼!”于是人们闻声而去,在一棵有腰粗的树下半部有子弹射击留下的枪眼,记者上前在可视范围内数了一下,发现有五个弹孔,由于树直径超过60厘米,树龄在80年以上,专家据此推算枪眼是抗日时期形成的。

而在距离这棵树15米处,本报记者王延增一脚踢出个刨锛锤头,虽然已被锈迹覆盖,但也能看出精致小巧的模样。就在人们围拢过来时,有人被脚下绊了一下,低头一看是一团难以辨别的黑色东西,蹲下仔细把上面的树叶拨开,轻轻往上一拽,一只打了补丁的棉手套映入眼帘,外面是浅色的粗布,其中拇指处是黑色布条缝补上的,里面是毛朝里的羊皮。

在内城的东南角,记者站在疑是指挥所的石砌墙壁上观察,这是一个长50米,高3米的极隐蔽的地方,特别是东侧相对完整的墙壁上,每间隔一米就有一个类似枪眼口,这样的枪眼口发现有10个。

正在使用金属探测仪探测地表的吉林省东北抗联史研究会刘静祥教授告诉我们:“初步看了一下,这里有很多抗日战争时期日伪遗留长白山地区的物品,像今天发现的罐头盒、茶缸子,尤其是铁丝网、斧子、棉手套和陶瓷盆等金属遗留物,以及类似铁蒺藜的防御性武器。整个设施有住宿区、有防御区、有山门,无疑是个军事设施,在长白山地区能发现非常完备而且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设施,是一个重大发现。”

“树上有枪眼,地上有子弹,既有掩体,还有机枪眼,这里肯定发生过枪战……”专家们一边走一边议论着。


同时,在《抚松县志》里第756页,“抗联在抚松境内的主要密营一览表”中看到,二军六师曾在老黑河修建密营。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等特点也相吻合。

傍晚18:50分,专家们又聚集在一起,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对遗址进行了交流和探讨。此次考察基本确定与抗联时期有关,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实践教育课。


在记者发稿时获悉,近日吉林省文物局将组织专家对这处遗迹进行进一步发掘研究,并邀请国内外相关专家进行集中论证。届时,该遗迹的建造年代、用途等谜底将被一一揭开。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金祥 李少元   责编:姚思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爆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爆料可关注微信:jlrbgv